針對部分失獨父母進京表達訴求,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5日表示,給予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國家行政補償沒有法律依據。這一回覆引發熱議,其中批評聲占了絕大部分。
  失去子女的家庭在世界各國都有,但在中國,失獨成為特殊的社會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與計劃生育政策直接相關,而這一政策受到越來越多的負面評價,增加了整個社會對這一問題的痛感。
  目前中國各地已經開始關註失獨問題,有了一些相應扶助政策。全社會對失獨家庭都充滿同情,並且有給予他們關懷、照顧的積極性。對解決這個問題的投入,總體上應當視社會能力和失獨家庭的現實需求而定,如能形成一定製度規範最好。
  在這當中,輿論不應鼓勵出現國家該如何“補償”失獨家庭的博弈,改變社會關懷失獨家庭的性質。這樣做會誤導失獨家庭對當年計劃生育政策以及個人家庭不幸的看法,只會增加那些家庭的痛苦。
  計劃生育政策當年的出台完全是國家經濟和人口形勢所迫,它不是個政治決定。中國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嚴重失衡,導致這個崇尚多子多福的社會走上嚴格計劃生育道路。絕大多數中國家庭為此付出代價,城市家庭幾乎完全獨生子女化,為這個國家少生幾億人,我們有著一言難盡的共同經歷。
  世易時移,今天的中國逐漸放開二胎,但不能因此而對過去的一胎政策進行否定甚至批判。此一時彼一時,今天二胎政策的寬鬆,並不意味著過去收緊生育就是錯了。
  當下中國有著大量社會福利的欠賬,失獨家庭的問題這時集中出現,成為新的焦點。扶助失獨家庭應當常態化,融入到社會民政事業當中。它不應當被單獨突出出來,成為對過去政策的追訴。不斷改革的中國社會總會針對過去的政策做調整,追訴過去的對錯既不合理,也會導致新的衝突。
  由於一些輿論活躍人士熱衷於批評計劃生育政策,並且願意將這種批評進行引申,這會激發一些人對計劃生育這一長時間國策的不滿,對於失獨家庭來說,這會促使他們認為自己為國家曾經做出的犧牲沒有意義,讓他們的傷口更難愈合。
  中國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幫扶能力,政府決不會對失獨家庭的痛苦和困難不聞不問,更何況扶助這些家庭,社會的共識度很高。但應當讓這一切儘量做到和諧,在各方面都實事求是,合情合理,避免偏激。
  失獨的痛苦,從本質上說是金錢補償不了的。對失獨家庭的照顧應立足於對他們現實困難的解決,以及對他們精神的慰藉。輿論不應倡導將國家對這些家庭的義務貨幣化,我們應致力於營造讓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關懷的社會氛圍和環境。
  最終還是會有一些失獨家庭不滿,他們的有些要求是合理的,也有一些要求是情緒化的。社會應當做的是多撫慰他們,幫他們平靜下來。任何人都不應利用失獨家庭的痛苦製造輿論熱點,出於各自的利益消費這些家庭的不幸。
(原標題:社評:多撫慰失獨家庭,莫消費他們的痛苦)
(編輯:SN0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d91xdae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